PVC保鮮膜 千萬別裝含油食物

更新日期:2011/06/13 04:21  

〔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/台北報導〕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陳美蓮研究發現,市售塑膠容器或保鮮膜,即便不裝盛熱食,只要包覆或接觸油脂食物,就會溶出許多DEHP塑化劑,尤以PVC材質保鮮膜溶出量最大,呼籲政府加以管制。

 

兒童拼貼塑膠地板 也可能釋出塑化劑

 

塑膠地板也是室內塑化劑來源。成大微量環境毒物中心主任李俊璋教授呼籲,隨著氣溫升高,常作為兒童遊戲墊用途的軟質巧拼地板,也可能釋出塑化劑,建議家長在塑膠地板上面鋪一層薄毯或棉被,小朋友應勤洗手,以免塑化劑粉塵下肚。經濟部也應針對塑膠地板制定完整的塑化劑溶出管制標準。

 

李俊璋指出,PVC是高分子聚合物,在土壤中很難分解,對環境不友善,但有其不可取代性,全面禁用尚有困難。例如醫院地板為求無縫以防菌滋生,多採PVC材質;心導管所用軟管也必須用PVC。他建議PVC中添加的DEHP塑化劑應被逐漸淘汰,改用「環氧大豆油」這類價格較高的天然塑化劑,便可減少危害。

 

衛生署現行食品塑膠容器的DEHP溶出管制標準為1.5ppm,陳美蓮教授昨在「台灣食品安全管理總體檢論壇」公布研究指出,經檢測一百四十多件市售各類塑膠食品容器與保鮮膜,其中以PVC保鮮膜的DEHP溶出量最高,遠高於其他樣本。

 

該研究以「正庚烷」為溶媒,模擬攝氏二十五度下、一小時後,各類塑膠容器、保鮮膜接觸油脂的塑化劑溶出量,七種塑化劑中以DEHP最易溶出。十一件PVC保鮮膜樣本,最高檢出7.27ppm DEHP,超標近四倍;平均檢測值為1.98ppm DEHP,超標約三成,是PE材質保鮮膜或塑膠袋(平均0.045ppm)的四十四倍。

 

一般人以為塑膠容器不加熱、不裝熱食,就不會溶出塑化劑,其實是錯誤觀念。事實上,盛裝含油脂食物,比裝熱湯、熱食,所溶出的塑化劑劑量更高出許多。陳美蓮表示,塑膠容器碰到油脂最容易釋出塑化劑,其次是熱,再其次是酸。

 

李俊璋則呼籲,任何塑膠容器都不應該拿來微波或加熱,不少塑膠容器雖有標示耐熱溫度上限,其實只是不至於變形的溫度,但不變形卻不保證不會釋出毒物。

 

◎推薦好物:

《經濟環保》神奇矽膠保鮮膜‧三件組

 

◎傳統保鮮膜專家建議立刻禁用,一起為健康把關◎

PVC保鮮膜 「最快」後年全面禁止
 
【聯合晚報╱記者李樹人、劉開元/台北報導】 

 
天氣炎熱,西瓜熱賣,消費者買回家習慣用保鮮膜處理。但PVC保鮮膜包西瓜,塑化劑可能逐漸釋出,隨著民眾吃下肚。
聯合報系資料照
今年西瓜超甜,不少人買了大西瓜,切成好幾塊,用保鮮膜包好,放入冰箱存放。不過,專家提醒,即使是包覆水果蔬菜,還是應該使用PE材質的保鮮膜,且避免讓食物直接與塑膠薄膜接觸,以免遭塑化劑污染。

由於國人擔憂塑化劑污染問題,環保署廢管處處長吳天基表示,預定下個月邀專家學者開會討論禁用PVC保鮮膜的時程。如果順利,預定最快民國102年新制上路,全面禁止PVC保鮮膜的製造、輸入,以及零售業販賣。
陽明大學環境衛生研究所教授毛義方指出,市售保鮮膜材質種類大致分為PE、PVC等兩大類,目前主要銷售產品仍以PVC 為主,原因在於好包、好用、不沾黏等優點。
在塑化劑污染事件的影響下,國內專家學者幾乎一致認為,PVC保鮮膜應該立即禁用。毛義方強烈建議,民眾最好避免選購PVC保鮮膜,尤其不能用在微波加熱。

事實上,就算只是用來包裹水果、蔬菜,毛義方也不建議使用PVC保鮮膜。他指出,日本早就規定保鮮膜不得與食物直接接觸,如果用來包食物,即使放進冰箱,也必須先用一張紙隔著。
最近天氣炎熱,西瓜熱賣,不少攤販都以保鮮膜包著西瓜,消費者買回家後,也習慣用保鮮膜來處理。但毛義方認為有風險,他指出,PVC保鮮膜包西瓜,塑化劑也可能逐漸釋出,隨著民眾吃下肚。

儘管PE材質的保鮮膜比較安全,但毛義方還是認為,最好不要直接用來包裹蔬菜水果。他指出,以目前科學檢測方式來看,PE保鮮膜確實安全許多,但多少還是含有塑化劑成分,能避免還是盡量避免。
事實上,環保署早在去年底就預告限用PVC保鮮膜,當時原因在於環保團體憂心PVC材質在焚化爐燃燒過程,產生戴奧辛,但正反意見不少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ujidinos日本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